555000公海手机版_公海555000kk线路检测欢迎光临

 
【聚焦乡村振兴】李建军: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2022-11-29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李建军

[摘  要]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在权责、能力和资源上存在着明显的实践限度,需要紧紧围绕高校职能定位、学科及专业特色,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因势利导,走出一条具有高校特色的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服务乡村振兴之路。

[关键词]高校;乡村振兴;参与向度;实践限度;路径选择

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为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教育部出台《高等公司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发力点,明确要求发挥高校优势、全面服务乡村振兴。高校在全面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清楚认识自身的参与向度和实践限度,进一步探索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参与向度

一般来说,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尤其是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更多是一种融入性参与。这种融入性参与表征为高校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主动融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从现有实践来看,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融入性参与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是科技发力型。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仅面临着一系列关键性、迫切性“卡脖子”难题,需要高校的积极参与和有针对性地技术攻关。近年来,很多高校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作用,着力聚焦乡村振兴的“卡脖子”难题,特别是农业发展的“卡脖子”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通过采取不同形式的“科技小院”“揭榜挂帅”“组团式服务”等方式,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公海555000kk线路检测在助力乡村振兴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科特色和科技优势,设立乡村振兴学院,围绕贵州省确定的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组建了十二个产业团队,通过“组团式”技术攻关、“点线面”科技服务,全面融入服务贵州省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切实将高校科技优势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

二是人才支撑型。人才作为乡村振兴最重要的资源,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面,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凸显的现实短板和弱项。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正好顺应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是多方面的,也是全方位的。一方面,高校掌握有大量教育培训资源,可以针对不同群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不仅能够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伍,还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服务乡村人口素质提升,培养更多留得住的乡土人才。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依托学科门类齐全和教育资源整合优势,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与时效性,通过订单式、时令型、应急式的培训培养,为乡村振兴注入亟需的人才动力。

三是校农结合型。校农结合也称之为农校对接,主要是指高校食堂需求(包括校园直营超市)与农村农产品直接供给对接,是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重要方式,也是高校建立与农户重要的利益联结机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的同时,也在不断探寻和挖掘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子和潜力,以期全面融入服务乡村振兴。早在2009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和商务部联合启动农产品基地直供高校食堂试点工作。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教育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多次举办“农校对接”洽谈会,积极推动高校助力脱贫攻坚。校农结合正好切合了农户的现实需求,确保农户长期稳定增收。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限度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重在“全面”也难在“全面”。从应然方面来说,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并不是所有方面的“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都应面面俱到地去融入;从实然方面来说,高校助力乡村振兴也不是所有的“振兴”都能够去充分发挥作用。换言之,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在权责、能力和资源上应该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限定的权责范畴。社会服务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现代大学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说,只要开展的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作用,为社会作出了贡献,都可以归属到高校社会服务的范畴。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需要立足自身功能作用定位,还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绝不能脱离高校被赋予的职责范畴和拥有的能力范畴去搞社会服务,否则就是错位、越位。其实,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就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和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全面服务乡村振兴,高校需要在被赋予的重要职能上下功夫,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 ,离不开政府、市场、社会、高校等各方力量的广泛参与和协同配合,各方力量主体都有各自的比较优势、行动逻辑和权责边界。也就是说,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高校与其他参与主体相比,尽管有着突出的行动资源和比较优势,但是作用的范畴是明确的且是相对的,甚至有的时候需要多方力量主体密切配合方能发挥作用。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具有特定的能力局限。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既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 ,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担当。2018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全面提升高校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显然,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能力是特定的,仅仅局限于高校的职责范畴,更不可能脱离自身能力实际去服务乡村振兴。特别是在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涉及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高校只能在特定的某个环节或者某个环节的某个方面才能有效参与发挥作用,确切地说只能在生产技术、加工技术、人员培训、人才支撑、管理咨询服务上发力,更多环节还得依靠生产主体、流通主体和市场主体。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办学定位、学科特色、人才资源、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差异,目前高校助力乡村振兴上存在着明显的服务能力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发挥参差不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高校的作用期待与高校参与乡村振兴的有效供给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补齐短板强弱项。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具有明显的资源短板。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高校作用的发挥是高校职责功能的重要体现,具有明显的高校功能属性和高等教育赋能特征。尽管高校存在突出的育人、科技、智力、人才、信息等资源优势,但是这些资源是相对的,作用发挥也是有限的,很多资源是需要市场撬动或与市场机制的融合赋能才能促进生产力提升。长期以来,不少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依然存在“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和困难,很多成果还“躺”在实验室里和研究报告里,无法进入实质上的生产和产业化阶段,缺乏市场化运作和检验。我们还应清醒认识到,一些高校在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过程中,在相关专业及其方向上,对人才需求的预期缺乏充分论证和战略谋划,人才培养方案尚缺乏有针对性科学设计。培养出来的专门性人才无论是专业素养、还是结构层次,都很难满足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与乡村振兴人才质量要求还存在明显差距。当然,乡村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人才的培养定位、培养方式、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实际上还是高校服务社会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高等教育的职责使命和时代担当,是高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服务任务。乡村振兴涉及的内容甚为广泛,包括乡村产业治理、社会治理、生态治理、文化治理、基层组织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乡村发展实际需求,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找准结合点、发力点和突破点,锲而不舍、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厘清关系:构建有效协同参与的复合型行动框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配合,共同发力。既要依靠政府对乡村振兴路径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也要依靠市场力量撬动更多的资源服务乡村振兴,更要依靠广泛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同时,高校作为助力乡村振兴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有着其他主体没有的天然优势,也存在明显的实践限度。因此,要在有效协同的原则下,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构建高校与政府、市场、社会的良性互动行动框架,着力探寻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高校与其他主体的多边互动、合作与协同机制,积极打造“农民主体、政府主导、企业引领、高校服务、社会支撑”的乡村振兴共同体。此外,高校之间的校际关系,可以通过探索构建面向乡村振兴的高校行动联盟方式,强化省级层面的资源统筹,尽可能地发挥各类高校的优势,共同把脉各地产业发展,强化校际之间协同联动、资源互补、合作共赢,真正实现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内部协同与外部协调的高度统一。要充分彰显当地居民乡村振兴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激活他们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

瞄准需求:打通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关键在于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是否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相吻合、相适应。服务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新任务,要在服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在服务需求端上下功夫。一方面,要系统梳理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包括需求内容、需求时间、需求强度、需求的优先次序,进一步找准高校的结合点与发力点,紧紧瞄准乡村振兴的具体需求,切实将高校的人才链和知识链有效对接乡村振兴的需求链,为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撑。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大地上,深入实施“大地论文工程”,始终“围着农民转、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着农民赚”。只有将高校的资源优势与农民最关心、最期盼的生产生活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才能最大限度释放高校优势资源的红利,才能实现新时代赋予高校的职责使命。

提升能力:着力增强助力乡村振兴的服务本领。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应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全面整合各种资源优势,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高校资源优势和功能作用的发挥,实质上是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从现有行动实践来看,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增强以下两种能力:一是提升高校的资源整合能力,着力解决服务项目“碎片化”“应景化”的问题。要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公司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做好公司内部顶层设计,建立完善有组织的统一行动机制,推动公司内部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形成合力。二是提升高校的精准服务能力,着力解决脱离实际和服务不精准的问题。扎实做好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注重因地制宜和因校施策,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实际需求,通过坚持统筹推进“一校一品”“一院一品”“一村一策”“一户一策”“一事一策”的行动计划,真正做到服务内容精准、服务对象精准、服务方式精准。三是抓好相关平台建设,建好乡村振兴学院暨一批产教融合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站和培训基地。

创新机制:建立外部融入与内部吸纳的服务机制。乡村振兴涉及面广,高校助力结合点多,不仅需要做到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动态平衡,还应实现高校外部融入与内部吸纳的相互平衡和协同发力。从外部融入来说,就是要让高校的人才、技术、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出校门,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因此,需要建立起助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明确高校自身能够融入和主攻的方向,选准乡村振兴“外部主战场”,切实将服务的着力点聚焦到区域、到产业、到村、到户,集中资源优势聚力发力,力争做到创建一个点、影响一条线、带动一大片。从内部吸纳来说,就是要主动开辟助力乡村振兴的“内部主战场”,充分挖掘高校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资源等潜能,探索有效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机制和“校农结合”模式,让高校真正成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无论是外部融入还是内部吸纳,都是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只要找准位置和主攻方向,做到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就一定能走好新时代高校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本文为贵州省重大专项课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域下乡村文化现状调查及乡村文化振兴路径研究——以贵州省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来源:原载2022年第18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编辑:杨凤仙

一审:陈思鱼

二审:张亚军

三审:杨楠


 

Baidu
sogou